新華社 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人社部正就建立養老金商務中心調整機制進行研究。關於延遲退休,人社部正在認真收集整理各方面的意見,在逐步取得共識的基礎上適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延遲退休要考慮支票貼現三因素
  李忠說,改革退休年齡是是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發展整合負債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延遲退休政策至少要考慮三方面因素。
  首先是適應人口預期壽命增長的需要。幾十年來,人口預期壽命發生了顯著變化,退休年齡也要適應這種變化。其次,延遲退休年齡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第三,延遲退休是開發人竹北房屋力資源——特別是老年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的勞動條件已經比改革開放之前大大改善,平均勞動強度比以前大大降低。”李忠說,“許多專業技術崗位,50、60歲的人員正處在經驗豐富、技藝純熟的階段,這種高端人力資源替代彈性是比較低。如果這部分人過早退休辦公室出租,是對人力資本的巨大浪費。”
  實現養老金水平穩步提高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決定,從2014年1月1日起,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並向其中有特殊困難的群體適當傾斜。
  “建立養老金調整機制是養老保險頂層設計中的重要問題。”李忠說,“調整機制既要考慮物價上漲和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也要考慮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的承受能力,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堅持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實現養老金水平的穩步提高。”
  李忠說,今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水平的確定是按照去年的模式。“平均增幅10%左右,是綜合考慮了職工平均工資的增長、物價上漲、養老保險基金和財政承受能力,以及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等因素。”
  醫保基金結餘處於正常水平
  李忠表示,目前不存在醫保結餘過多花不出去的問題。從近兩年的數據看,醫保基金支出增幅都高於收入增幅5個百分點以上。按照這種趨勢,目前的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餘已經越來越接近於6~9個月的標準。
  他說,2009年,人社部會同財政部根據醫療保險基金的狀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深入調研,綜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況,提出要保證醫療保險健康持續運行,必須有6~9個月支付需求的水平。
  數據顯示,2012年醫保基金收入6939億元,支出5543億元,累計結餘7644億元。
  李忠透露,醫保基金結餘地區之間也不平衡,一些勞動力流入大省結餘比較多,北京、天津等地醫保基金收支基本平衡,部分省份則出現了當期支大於收的狀況。
  相關
  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李忠表示,人社部將在全面總結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擴大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實施改革試點,其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
  一是健全制度體系。統一原來中學、小學分設的職稱制度,形成一個統一制度。在這個制度里增加正高級的職稱系列,使制度更加合理。
  二是完善評價標準。新的制度體系提出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標準,會更加註重師德、教育教學的工作實績和實踐經歷,改變過去過分強調論文、學歷的傾向。
  三是創新評價機制。建立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採取說課講課、面試答辯、專家評議等多種評價方式,規範評價程序,提高評價的公正力和公信力。
  四是實現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銜接,不再進行與崗位聘用相脫離的資格評審。
  1310萬人
  我國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
  32900.9億
  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合計為32900.9億元,同比增長13.8%。
  26521億元
  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合計為26521億元,同比增長19.6%。
  49750萬人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9750萬人,比2012年底增加1381萬人。
  95%
  全國事業單位聘用制度推行率達到95%。
  縱深
  養老金“十連漲” 三問題待解
  國務院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這是我國連續第十年上調企退人員的養老金。一邊是養老金“十連漲”,一邊是部分省份基本養老基金入不敷出,如何使基金收支達到平衡,如何提高養老金連漲的“含金量”,如何彌合退休人員的收入差距,也是緊要問題。
  “含金量”有多高?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指出,近年來我國CPI漲幅比較溫和,但其中的肉、蛋、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漲幅較大,而這些恰恰是退休人員消費的大頭。
  “養老金上漲老百姓肯定叫好,但物價水平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養老金上漲的福祉。”周天勇說。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熊暉認為,養老金調整機制要儘快建立起來。“調整機制可以選取通貨膨脹率特別是與老年人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漲幅為掛鉤指標,同時調整幅度還應與在職職工的工資水平掛鉤。”
  “鴻溝”怎樣彌合?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陳步雷教授指出,我國現行法定養老保險制度按照職業對企業職工、農村居民、城鎮個體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等不同群體進行分割,過多的制度性區隔損害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與互濟性。
  他認為,當前國家財政承擔了機關和事業單位在職人員養老保險中本應由個人繳納的部分,這是有違公平的。此外,公務員保留了退休金的高替代率,而企業職工在降低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的同時卻未補上企業年金,使得兩大群體的待遇差距持續擴大。建議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要納入國家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承擔同樣的繳費義務、享受平等的養老保險權益。
  收支如何平衡?
  國的養老體系有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企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達2.3萬億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已經超過1萬億元,企業年金則超過3000億元。現實情況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均允許投資運營,而基本養老金由於投資體制落後,只能存銀行和買國債,“貶值”風險巨大。
  針對養老金運營制度改革,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近日撰文指出,在確保當期養老金髮放和保證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基金的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健全基金監管體制,努力消除基金貶值風險,實現保值增值,以利基金長期平衡。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養老金是全國人民的養命錢,投資運營必須慎重,實現增值過程中,“安全穩健”是先決條件。
  聲音
  確保用人單位
  按照職工實際工資繳納養老保險費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教授指出,雖然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絕對水平逐年提高,但是作為相對水平衡量指標的養老金替代率卻呈下降趨勢。
  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可以從絕對水平與相對水平來衡量:絕對水平是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人均支出金額大小;相對水平是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人均支出金額的工資替代率大小,計算方法是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人均支出與上年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比值。養老保險基金人均支出金額越大、工資替代率越高,表明待遇水平越高。
  褚福靈說,從2005年至今,全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工資替代率從近60%一路下挫到低於50%,雖然尚處在高於45%的合理區間,但是下降趨勢明顯,部分省份養老金替代率已經跌破45%的警戒線。
  為了控制養老金替代率逐年降低的現狀,褚福靈建議應該加大財政投入和劃撥國有資產收益彌補養老保險歷史債務,為提高養老金替代率奠定基金基礎。同時,建立與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形成提高養老金替代率的制度基礎。
  按照規定,職工繳費15年以後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待遇,但一些參保人員誤以為繳費15年以後就不用繳了,多繳吃虧。按照養老金計發辦法,每繳費1年按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與個人繳費工資的平均數計發1%的基礎養老金,顯然,繳費的時間短養老金水平必然低,其替代率也大大降低。
  因此,褚福靈建議應當完善制度,嚴格執法,確保用人單位按照職工的實際工資水平繳納養老保險費,確保職工真正感受到長繳費能夠帶來更加充分的養老待遇,控制養老金替代率下降的態勢,並確保其處於合理區間。本組稿件據新華社  (原標題:人社部:正研究建立養老金調整機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11deitw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